第44章 朱砂


籍闫与姜文同为六部尚书之一,负责的是油水最多的户部。他为人虽品行不算多么高洁,可到底是大家出身,衣食无忧,家里的一应开销自有供养之道,故而也有清廉端正的官名。

        平日里户部事务甚为繁忙,比起姜文的礼部,也越发需要多方斡旋,使出万分力气和圆滑的手段。

        籍闫自问这些年来兢兢业业为圣上分忧,奈何皇帝就是偏偏爱重姜文那个老油条,对他视而不见。这些年他明里暗里同姜文争了不少,未尝没有圣上偏心的缘故。前些日子姜文敢在朝堂之上指着圣上的鼻子大骂“昏君”,皇上自然大怒,将他打发回了家。

        端阳那日下朝回来的晚了些,却见着才欲出门看龙舟的嫡女,籍闫心情大好,便将大殿上的事同她聊了几句。

        谁曾想转眼就给他丢了大脸,还是被他老对头的女儿,当着全京城有头有脸的公子小姐面前掌掴了两次。

        籍巧雁听了父亲冷漠的训斥,心中接受不能,登时不可置信地看向他:“爹爹?您不为女儿做主么?”

        籍闫素来注重颜面,往日里嫡女进退有度,在京中贵族圈子中素有大家闺秀之名,他自然颇为爱重。谁曾想一遇到姜樾,竟出了这样大的岔子?那一日在龙宴斋孰是孰非,他早听庶出的女儿籍巧云说过,自然知道是籍巧雁挑起的是非。

        他冷道:“姜文虽被罢了官,可毕竟是姜家家主,族中一应事务都是他安排打理——说句难听的,就算她姜樾不是朝中一品大员的女儿,在京里,也不是你可以惹的身份。”

        籍巧雁哭道:“那女儿就任由她欺负?”

        籍闫见她如此冥顽不灵,不耐道:“端阳节那日是谁先过去惹事的,你当我不知?教了这么多年规矩,还是一点嫡女的气度都没有!你也该像巧云学学!”

        这话一出,就连籍夫人的脸色都变了一变。

        韦氏其实并非嫡出,而是庶出的女儿。当年韦家同籍家联姻,原定下的是嫡出的女儿,后来韦家贪图富贵又将女儿送入了宫,还有幸得了宠,这才让她捡了便宜,嫁到了籍家来。虽说族谱上将她记在了正房夫人的名下,可其中缘由,籍闫不是傻子,哪里不清楚呢?

        不过是敢怒不敢言,忍下这口气罢了。

        这些年他偏宠张姨娘,未尝没有这方面的缘故。张姨娘虽是小户人家出来的,可至少不是庶女。

        韦氏见夫君竟说出这样的话来,气得眼前一阵阵发黑。不待她张口,籍闫便一把拂了碗筷,转身离开了饭厅。

        籍巧云见状不妙,也行礼退了下去。整个饭厅里瞬时只剩籍巧雁母女,还有大气都不敢喘,低头默默装死的下人。

        韦氏将籍巧雁抱在了怀里,闭了闭眼,忍气道:“雁儿,为娘的雁儿……委屈你了……”

        籍巧雁对当年的恩怨一无所知,听闻此言,心中一阵阵发冷,泪眼朦胧地看着韦氏:“爹爹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哪里比不上籍巧云?明明她才是庶出,凭什么爹爹还要我向她学?!”

        韦氏心里发苦,却不知如何同女儿说,只得替她擦着眼泪:“你父亲是气狠了,才说些气话,雁儿莫放在心上。”

        说着,她又替籍巧雁理了理鬓发,柔声道:“这几日你且在房中好好歇一歇,姜樾的事,为娘替你出气。”

        **********

        镇南王府多年不曾举行过宴会,因着男丁凋零、唯一的女主人太妃身体一直不好,竟像是不存在一般,在京城中安安静静地沉睡了三年。

        直至这一日镇南王太妃四十寿诞,太妃身体大好,又恰好碰上南方战事稍定,镇南王闲暇在京,王府终于广发请帖,请京中大大小小贵女入府赴宴。

        姜樾自然也收到了请帖。

        “熬了三年,太妃的身子总算见好,”一大早姜槐便从她的小院里来找姜樾,同她说话,“多年不曾见过太妃,竟有些怀念小时候她给咱们做的吃食。”

        姜槐虽是二房长女,自小却同姜樾关系不错,也曾去过王府做客,自然记得太妃。

        这次太妃寿宴,姜府里只有大房的姜槐和二房的姜樾收到了请柬。两人又一贯交好,自然是要一同前去镇南王府的。

        姜樾一边在妆奁里挑挑拣拣,寻一支合适的朱钗,一边叹道:“是啊,从前周伯伯每次逮到我和周梓绡做坏事要训斥的时候,总是太妃护着我们,把我们领回后院去。她一手搂着我,一手搂着周梓绡,笑着唤我们‘皮猴儿’,却还是细心地让人给我们净了手,拿点心吃……”

        说着,她手上的动作停住了,眼睛不禁有些发酸:“自周伯伯和周家两个哥哥没了,周梓绡也去了云南,我就再没见过她。”

        姜槐开解她道:“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太妃那般聪慧良善,自然是可以看开的。这一看开了,病不就好了么?”

        姜樾心知太妃此次寿宴,恐怕并非是病好了的缘故。周梓绡的婚事,大约是太妃最放心不下的一件事了罢?

        这话自然不能说给姜槐听,她只勉强笑道:“姐姐说的是。”

        待姜樾收拾打扮停当,姐妹两人便相携入了镇南王府。

        正值夏初时分,王府里一片郁郁葱葱。昔日镇南王虽爱红颜,家中却并无女儿缘,千求万求也只得了三个儿子。周梓绡这个名字,原是为了女儿家准备的,谁曾想,请了数不清的医师来验脉,分明诊出来王妃肚子里第三胎是个女孩儿,生出来却是又是个儿子。

        王妃原打算给改成周梓骁的,当时的镇南王却道:“不改!就叫周梓绡!咱们接着生,我就不信生不出女儿来!”

        只是到最后,镇南王为国捐了躯,王府都未曾有个女儿出生。

        因着镇南王府的主人都是些舞刀弄枪的男子,当年王妃也不是个喜爱花草的,故而整个王府植物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兼之蓊郁茂密的灌丛,颇有王侯府邸之大气。

        尤其一入了夏,府中要比其他地方凉快上许多。

        下人引着姜槐、姜樾姐妹穿过后院前的小树林时,姜槐还笑着说:“从前有一回元宵节夜里你来了王府,家里下人四处寻你寻不到,后来说是在一片桦树林子里找到了你。可是这片树林?”

        姜樾笑道:“我不大记得了……隐约是罢。只记得当时王府里到处都在放烟花,我边看边跑,不知不觉便找不到路了,又累又困,便窝在树根底下睡了半夜。”

        她打小记性就差,幼时还被父亲取笑,说她的日子不知被谁偷了去,都过在了别人身上。

        可这个地方委实熟悉得紧,姜樾停了下来,定定地盯着蓊郁的树木瞧。

        夏日的阳光炽盛,打在墨绿色层层叠叠的树叶上,反射出温润清凉的光泽。茂密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从林中吹拂而来的风,都带着些树木特有的清香。

        从记忆深处,突然跑出来一个八九岁大的男孩子,穿着精齐整的衣服,秀气可爱的脸上挂着毫无阴霾的笑容,眉心还带着一颗天生的朱砂痣。他光洁白皙的额上微微冒汗,兴冲冲地跑进同样是夏日中生机勃勃的林子里,边跑边大声喊:“姜樾!你藏好了吗?我来找你了!”

        回应他的,是夏日里轻轻柔柔的风,和万千树叶同时摆动发出的沙沙声。

        “樾儿?想什么呢?”姜槐走了几步,发现堂妹已经落在了后头,不由催促道,“快走了,太妃还等着我们呢。”

        姜樾微笑着同记忆中的男孩作了别,转过头去,追上了堂姐。

        “姐姐,我方才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

        姜槐笑着打趣她:“你小时候皮的跟个男孩子一般,每次在外面疯玩一天回了家,睡得跟个小猪似的,立哥或者谦哥抱着说话都吵不醒你。每每第二日问起来,昨日都做了些什么呀?你就说,我忘光啦……”

        姜樾也咯咯笑个不住:“是都忘了呀,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我脑子笨,才记不住那么多。”

        少女在长姐边上蹦蹦跳跳的身影渐渐变小,转个弯便再也瞧不见。

        树林里缓步走出一个穿天蓝色袍子的少年,容貌风流俊俏,却略显苍白。他头上未戴冠,却用一支说不出是何种木质的木簪固定住头发。

        他低低出声:“她合该成为镇南王府的女主人,不是么?”

        一旁小厮恭声回道:“少爷,这未来的事,哪里说得准呢。奴才只知道,若是想要,便得努力去争。”

        少年笑了笑,未做声。

        夏日明亮耀眼的阳光直直晒在他俊美的脸上,却仿佛不能为之沾染上一分温度。没有丝毫血色的脸上,只有眉心一点血红,在日光下熠熠夺目。


  (https://www.23xsww.net/book/13858/13858747/39109932.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