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 > 第4章 相信爱情,不相信眼泪-7

第4章 相信爱情,不相信眼泪-7


三月份,《浦江经济报》进行了新的人事变动,汤小米从“社会经济部”主任升任为报社第一副主编,主抓新闻选题,内部人士都说这是去掉“副”字的前奏,现在的主编还有一年就退休了,第一副主编就是为主编人选而准备的。
  对于这样的变动,报社里无人感觉意外。的确,汤小米这几年的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他是从基层通讯阵地成长起来的记者,从业十五年,每一次的调任都是靠自己努力换取。在业务上,任何一种体裁或形式的报道都很精通,凭借着较高的新闻敏感度,在近几年的重大新闻事件中,为《浦江经济报》拿下了不少独家战绩。发展何志彬这样的优秀学生成为基层通讯力量是他这两年正在进行的自我挑战,这也是日后成为主编的一项必要技能。
  何志彬接连两次与汤小米的合作都为这次的升调加分不少,这次院里的社调工作虽然和《浦江经济报》无关,却也被汤小米看中,他与任教授沟通后,最后交给何志彬他一项新的任务,除了完成任教授的课题要求后,再给《浦江经济报》出一篇纪实报告。
  就这样,带着两项任务,何志彬他们这个三人组合又开始了新的挑战。
  按何志彬的规划,整个课题需要经历三个月的调查周期,由他和楚如白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前往调查地按事前准备好的大纲来完成调查,叶琳瑶负责留守学校,除了查阅资料外,还要与走访相关部门以获取更多的专业支持,方便于后期的集中写作。也就是说,这个课题差不多贯穿了整个学期,须赶在暑假前完成交给任教授以及汤小米的两份报告。这对于他们三人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历练的好时机。
  这次调查地是处于无锡市的花溪镇,任教授之前应邀去参加过江苏省举办的民营经济研讨会,花溪镇镇长沈建国作为发言代表,介绍了近几年全镇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同时也提出了跟政策相关的诸多问题,期待现场的专家教授给与解答。
  也就是那一次,任教授与沈镇长做了深度交流,任教授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帮沈镇长消除了不少困惑,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情谊,会后的交流也较其他人频繁些。之所以会把这里作为给何志彬他们的调查课题,主要是任教授觉得,花溪镇的成功经验里不仅涉及到经济学领域,还包括社会学,甚至和新闻传播学还有一些关联,这对于学生的历练可是非常有帮助的。何志彬接连两篇调查报告都让任教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很是具备做一个好记者的潜质,先别说行文水平如何,单就新闻敏感度以及选题能力两项,任教授就觉得这是一个可造之材,正因为如此,才把这样的课题给到他们。
  这样的社调对于何志彬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也促使他们无意间自动去涉足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在学校里,除了正常的本专业课时外,任教授还帮他们协调了经济管理系以及社会管理系相关课程的旁听,这样一来,三个人的所有日程全部被填满,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感觉很好,充实而有挑战。
  有了任教授的铺垫,何志彬和楚如白在花溪镇的社调就变得十分顺利。他们在和沈镇长沟通后,确定了调查方向。沈镇长挑选了镇里有代表性的企业和乡村,并提前跟各家打好招呼,给何志彬他们的社调铺好了路。
  在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何志彬和楚如白走访了20家企业30户居民和3个乡村,接受两人采访的人数近百人,这其中包括了职能管理部门的领导、工作人员;企业主或领导、职工;村长、村委书记、村民;教师、学生等多个行业的不同岗位的人,采集到30卷磁带录音及几百页文字记录,还有三、四百张照片,为后期的写作积累了丰富地素材。
  叶琳瑶在学校也没闲着,她会根据上一周何志彬、楚如白留下的问题去查阅资料,或者是找相关部门寻求答案,还要帮他们整理上一周获取的采访信息,并按何志彬理好的大纲进行归类整理,遇到录音受损或是效果不好的情况,还得及时通过沈镇长联系何志彬重要补缺,工作量和何志彬他们比较起来一点也不差。
  这段时间忙碌的并不只是何志彬他们,郑雨也同样忙碌。
  和卢佩姗重修旧好之后,郑雨终于可以安心归校,他们按照约定继续保持每周一封信、每月一通电话的频率互通往来,卢佩姗仍旧接受林启凡的邀请,心情比之前更加坦然,而且她不再对郑雨隐瞒,会将每次与林启凡出去的情形在信中或是电话中告诉郑雨,郑雨再不会像从前那样胡思乱想,两人的感情增进了不少。
  大一的下学期,军校的课程全面转入专业阶段,排课明显比上学期增加了许多,但是体能课仍旧没减少多少,这让同学们感觉到巨大的压力,每个人的弦都绷得特别紧,生怕自己掉了队,跟不上大家的步伐。
  军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不同,每个人都把个人名誉看得十分重要,如果谁在考试中拿到了末名排位,那他在下一次考试中一定会前进至少十位,似乎失败打不垮这些学生,反倒成了他们逆转的动力,正是这样的校风令每个人都时常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在他们四个人中,舒晓虎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是最好的,但是体能训练始终排在最后;陈平的专业课成绩是最差的,文化课一直在中等水平,体能训练一直排在全班最前位置;曹放的情和陈平差不多,成绩最差的文化课;郑雨在四个人中所有成绩比较平均,都能保持在稳定的状态。正因为这样,郑雨就成了四个人中学习的榜样,他被其他三人要求成为监督官,以确保四个人步调一致,无人掉队。
  郑雨的责任不仅仅是他们三个好朋友,作为班长,他还要担负起全班成绩在整个年级的排名,但凡是有出现拖腿的学生,他都会协助教官督促同学赶上来。
  和以前相比,郑雨学得聪明了,即使再忙,他也不忘给卢佩姗写信,每次在信中,他都会把与三个好朋友之间的趣事说与她听,偶尔还会从学校图书馆里抄录一两首泰戈尔的情诗给她,卢佩姗在回信的时候总免不了会夸上他几句,这让郑雨特别开心,学习上的动力就更足了。
  过完元宵节,郑霜和秦大东就去了上海,不用郭春华的提醒,郑雨的心中总会惦记着大妹,他给何志彬打了好几次电话,询问他是否去见过大妹,还追问拜托他的事情现在进展如何了?大妹和秦大东的关系有进步了吗?每次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何志彬就会冲着电话对郑雨不断说着抱歉,时间实在是分配不过来,除了刚到学校那会儿,何志彬带着叶琳瑶还有楚如白请郑霜、秦大东吃了顿饭之外,几乎再也抽不出时间来去找他们。郑雨很理解何志彬,他相信何志彬一定不会辜负所托,也相信大妹和秦大东在上海能找到他们的爱情。
  其实,郑霜和秦大东也很忙,特别是郑霜。为了更快地掌握现代工厂的管理流程和方法,她和秦大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白天他们在厂里不同岗位上体验着,晚上两人就在一起总结、讨论,并结合二缫厂的实际情况研究着整改方案,郑霜等讨论结束后,还得继续自学夜校里的课程,遇到不懂的时候,她就跑到外面的公共电话亭里,要么打电话给夜校的老师,要么打电话给郑雨,好在有舒晓虎在,每次通话的时候,郑雨总会带上他,这样,大妹不懂的问题就有了答案。
  郑霜这边也是,她每次出去打电话的时候,秦大东就会跟着出去,总是怕她一个人不安全。舒晓虎在给郑霜解答问题时,秦大东就会自觉地和她拉开一些距离,以免影响到她学习,除非郑霜叫他,否则他绝对不会过去打扰。他知道电话那头的是郑雨的好朋友,也就不会往复杂地方向去想。
  每次打完电话,郑霜看着远处路灯下的秦大东,就会感觉有些歉意。秦大东看见郑霜放下电话,总是会冲着她笑,直到郑霜走到他面前。
  郑霜会陪秦大东在杨树浦路上走上一会儿,总是会在快到复兴岛的时候掉头回去,如果路上遇到卖馄饨的,两人就会跑过去吃上一碗,虽然言语上的交流不多,但是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比如同时抬头,同时微笑。
  郑霜想过去复旦大学探望何志彬,却一直没有得空。有时候她自己也觉得很奇怪,以前在南漳,心里总会不时闪现出何二哥的影子,她觉得那是一种思念,大概是距离导致。现在好了,与何二哥同处一个城市,距离近了,但是何二哥的影子却不像以前那样频繁出现了,反倒是秦大东,看见自己就露出来的笑容总是浮现在脑海里,有些挥之不去,她觉得这应该就是爱情吧!
  郑霜明白大人们的心事,也知道大哥对她与秦大东的期待。在上海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没与何二哥见面,而且何二哥的影子正逐渐被秦大东替代,这些都让她觉得,秦大东在无意间走进了自己的内心,而属于她的那个爱情已经来了。她不能否认,也不能躲避。
  放暑假的前夕,何志彬他们终于完成了两份报告,任教授很满意他们的报告,不仅图文并茂,而且条理清晰、详实生动。这篇报告不仅从经济学、社会学角度对花溪镇的崛起及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做了深度剖析,还对优势行业的成功经验做了总结,虽然在这方面还有些欠缺,但是已经能够看出他们的用心程度。
  给汤小米的报告依旧没让他失望,七月份的时候,《浦江经济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报告标题及配图,并用完整的两个版面刊载了这篇题为《花艳清溪景不败——花溪镇民营经济发展纪实》的报告文学,
  与交给任教授的那份报告不同的是,这篇报告文学聚焦在“民营经济发展”这一个点上,通过对筛选出来的五家重点企业的全方面走访,来反应花溪镇全镇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文中采用了大量的纪实手法,通过数据、人物访谈及叙事手段,将人、企业、行政单位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变革层层推进,达到了丰富地阅读层次,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中国乡镇的影响。
  这篇报告文字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同时何志彬、楚如白、叶琳瑶三人的名字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浦江经济报》的三次合作都很成功,汤小米更是认定了这个人与报社的关系,他甚至鼓动主篇出面,与新闻学院的领导对接,以确保这三个人才在毕业后不会外流。

  在校外如此,校内也同样,三个人的名字凭借着这篇报告文学以及交给任教授的那份社调报告快速被师生们识记,  一时间,他们成了不同年级的学长及学弟、学妹们学习的榜样。
  这个暑假,何志彬改变了原有计划,放弃去荆山做二次采访的机会,但是他没有忘记去年对其他同学的承诺,依旧帮助那些想走进荆山的同学们联络南漳的相关单位,并委托学生会的同学牵头组织前往。经过整个学期的社调与写作,何志彬觉得自己这个时期最应该做三件事情,第一,陪叶琳瑶好好谈这场恋爱,去她想去的地方;第二,在图书馆看书,把这个学期落下的知识补齐、夯实;第三,时常去探望郑霜和秦大东,为他们的爱情助力,至于楚如白,他给了一个建议,建议采纳自己的第一点,去武汉或是回襄樊陪叶清灵好好谈场朝夕相对的恋爱,等新的学年开学,再一起并肩作战,挑战下一个课题。
  楚如白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一放假就去了武汉,让叶清灵很是意外。同时,他还受何志彬的委托同郑雨一道回襄樊,同样把第一条建议传递给郑雨。
  叶琳瑶的想法很简单,她想用这个假期把浙江的几处景点全部浏览一遍。去湖州游太湖、西塘;去嘉兴泛舟南湖、游乌镇;去杭州西湖看三潭映月、登六和塔赏钱塘美景、灵隐寺听经打坐;去绍兴观越剧、乘乌篷船;去宁波食汤圆、登天一阁;去舟山吃海鲜、拜谒观音;去台州石塘观日、临海怀古;去温州雁荡山观瀑、楠溪江听风……
  这些景点一直也是何志彬心之所往的地方,不过,在与叶琳瑶出发之前,他还需要去办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去杨树浦路找郑霜和秦大东。他们刚到上海的那次聚会过于匆忙,很多话还没来得及交待就转身投入到社调中,何志彬觉得有些辜负了郑雨的重托,作为“何二哥”,他必须做出弥补。
  郑霜见到何志彬自然是喜出望外地,她和秦大东马上向厂里请了假,同何志彬他们一起又回到五角场。何志彬和叶琳瑶带着他们在杨树浦路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餐厅,索性就回到“小食天”。
  这两年,何志彬已经记不清去“小食天”有多少次了,只知道他们三人对老板的熟悉程度比食堂里打饭的阿姨还要熟悉。老板看见他们带着陌生的朋友过来,就特意把新装修出来的单间给清理了出来,这倒正合何志彬的意,说起话来方便了许多。
  刚坐下,何志彬想起郑霜之前还没见过叶琳瑶,刚才虽然简单地相互打了个招呼,但是从礼节上还是应该正式地介绍一下。
  “大妹,正式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叶琳瑶。去年回南漳,因为着急进山就没机会给你介绍认识,今天算是正式介绍了。瑶瑶,这是郑雨的妹妹,郑霜,也是我的大妹。”
  何志彬之所以这样介绍,是包含了一些用意的。一方面,礼节上应该如此,既然确定了关系,就应该大方地向亲友们介绍,这也是对叶琳瑶的尊重;另一方面,讲明与郑霜的关系,除了可以打破郑霜内心里残留的想法之外,也想给秦大东一些安全感,让他不把自己放在对立面,也容易接近彼此距离。
  何志彬的意思,郑霜听得明白,秦大东自然也很清楚。
  “何二哥,那我以后是管她叫何二嫂还是瑶瑶姐呢?”
  “那当然是何二嫂啦!”
  “别听他瞎说。我比你大,还是叫我瑶瑶姐吧,我就随他叫你大妹,可以吗?”
  “瑶瑶姐,当然可以了!”
  “那好!大妹,是不是也应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位男生?”
  “哦,他叫秦大东。是我的同事,也是我以前的领导。”
  “秦大东,你好!欢迎来到上海!”
  “瑶瑶姐,你好!”
  “你就别这么叫我了吧,我应该比你小。”
  “瑶瑶,这你就不懂了,秦大东这是随大妹叫的,这也是南漳的规矩。”
  “这是什么规矩呢?”
  “就好比,你和我好,我认识大妹,顺着我和大妹的关系,如果我管大妹叫姐,你也得和我一样叫,这样能明白吗?”
  “瑶瑶姐,何二哥逗你呢,别听他乱讲。”
  “大妹,二哥看你这样,好像是害羞了哟!”
  “何二哥,你就别逗郑霜了,她这人脸皮儿薄,可经不起你这么逗。”
  “大东说得倒是。好了,言归正传。何二哥要向两位道歉,这个学期实在是太忙了,所以有点冷落了你们,还请见谅!”
  “何二哥,说这句话就有些见外了,如果大哥在,他肯定又要说你了。”
  “是!那我就不客气了。你们在上海怎么样?还适应吗?”
  “适应!就是有点想我妈。”
  “你都是大姑娘了,可不能总想着郑妈妈。既然来到了上海,就要好好享受这里的一切。对了,有没有去外滩看看。”
  “去了,还去了豫园、人民广场。”

  “不错嘛!大东陪你去的?”
  “嗯!”
  “那挺好!明天你们有空吗?”
  “何二哥,有什么事吗?”
  “明天如果有空,我和瑶瑶带你们再四处逛逛,上海还有些地方可以去,比如徐家汇、静安寺、龙华寺、淮海路、茂名路、思南路、陕西南路,这些地方都是上海精华所在,很值得一逛。”
  “何二哥,那就不用了。我知道,你和瑶瑶姐的学习都很忙,好不容易放了假,你们应该一起出去玩玩的。你说得那些地方,我和秦大东一有时间就会去看看,我们还要呆两个月,应该有很多机会,你说是吧,秦大东。”
  “对!对!何二哥,你就陪瑶瑶姐去玩吧。昨天郑雨哥还打电话来特别交待不要太麻烦你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安排,还是先按你们自己的安排来吧。那些地方,我记下了,一定带郑霜全部去走一遍。”
  “也行!有大东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何志彬心想,这秦大东也真是个老实人,郑雨这小子也是,干吗还特意打电话交待这些啊!秦大东也不知道避讳下,还直接讲了出来,挺让人不好意思的。
  “对了,大妹,你这次和大东来上海学习,收获大吗?”
  “特别大!相比之下,我们厂子的管理水平和这里的还真是没法儿比,明显差距很大,特别是一些细节管理上,我们厂落后了许多。这段时间,白天的时候我和秦大东都在不同岗位上体验,就是想搞清楚他们的流程和标准;晚上的时候,我们就在招待所里就我们厂子的问题展开讨论,还做了不少改进计划呢。”
  “那真是太棒了!没想到,两年不见,大妹你的变化太大了。再也不是何二哥以前认识的那个小丫头了,明显能感觉到你比以前开朗了许多,也干练了许多,越来越像一位经验老道的老职工了。”
  “何二哥,我没那么老!你这话让我听着不知道应该开心还是伤心。”
  “对不起!是我用词不当!”
  “逗你呢!不过,我们都感觉上海真是座了不起的城市。不仅城市大,楼高、人多、车多,厂子红火,而且还是一座可以让人成长的城市。”
  “是不是有些喜欢这里了。”
  “说不上喜欢吧!只是觉得这里好。不过,我们家乡也不差。虽然现在落后一些,但是我相信将来一定也会追上来的。”
  “你说得很对,大妹。所以,你要用自己在这里所学的东西,回去后好好应用。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你的知识水平,让你变得更加强大。只有个人变得强大,才能为家乡做出更多的有益贡献。”
  “何二哥,你说得太对了!”
  “对了,寒假回去的时候听郑雨说,你那个夜校快要毕业了?”
  “是的!差不多到年底。”
  “还听他说,你想继续到电大进修?”
  “是的!不过,我怕到时候应付不过来。”
  “不会的!有何二哥在,有郑雨在,现在还有你嫂子、瑶瑶姐,我们都可以帮助你。”
  “太感谢了!”
  “傻丫头,跟何二哥还讲什么感谢。”
  “我的意思是,感谢瑶瑶姐,可没你何二哥的份儿。”
  “原来是这样,瑶瑶姐,我可是嫉妒你了!”
  何志彬边说边冲叶琳瑶做着一副嫉妒的表情,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个聚会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复杂,郑霜对秦大东的态度也没有想像中的那样不好,甚至于,在何志彬看来,郑霜已经从内心里接受了秦大东,但是要她大方承认或许还需要一点时间,何志彬觉得,水到渠成应该是对他们这段感情的最佳表述,这一天也会尽早来临的。而现在,他可以放心与叶琳瑶去浙江游山玩水了。


  (https://www.23xsww.net/book/74048/74048769/3636356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