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明:我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卫明 > 第56章 革新匠户制度

第56章 革新匠户制度


到了营房,众人喝上热茶。

        卫明问道:“范大人,这大明的匠户归谁管理?”

        范景文说道:“户部掌管着全国匠户的名册,但匠户的实际管理分别是工部、内官监和五军都督府。”

        “那全国一共有多少匠户?”

        “大概五万左右吧!”

        “那这些匠户是如何分配的?”

        “卫大人,匠户大体上分为工匠和军匠,军匠从事军械生产,一切活动都按军事需要进行生产。他们基本上都固定在全国所有的卫所里,京城的军匠最多。

        工匠按照服役的不同形式分为轮班、住坐和存留三类。”

        “这三类是如何划分的?”

        “卫大人,轮班工匠,即按照规定时间应征服役。朝廷规定,凡是在京工匠赴工者,月给薪水盐蔬,休工者停给,由工匠自由经营。

        后来,根据路程的远近,编定班次,登记薄籍,发给合同文书。匠户按规定时间到工部报到,去指定的地区服役,并免除工匠其他差役,以资补偿。这类工匠称为班匠。

        班匠三年服役一次,为期三个月,平均每年服役一个月。其余的时间,可以自己掌握,从事其它的生产活动。

        后来又有新的规定,根据官府役作的简单和复杂,将所有的班匠服役班次加以调整,大体分成一年一班至五年一班等五类。”

        卫明点点头。

        范景文又说道:“存留工匠是因特殊需要而在地方作工的工匠,直接由本地官府负责管理,不必到京师服役。而住坐工匠则全部是由民间征集调发的具有一定工艺技术的农民,服役时间为一月十天,有明确的生产定额。”

        然后,他又补充道:“到了嘉靖年间,朝廷发布了轮班工匠以银代役的法令。明确规定四年一班的工匠,每人每年出银四钱五分,用以代役。

        当然,这个法令仅限于班匠,住坐、存留工匠不在其内。”

        卫明又问道:“这个匠户制度是世袭制吗?”

        “基本是的。如果匠户的后代只有女儿,那么就不能世袭了。”

        “各位大人,你们认为现在的匠户制度合理吗?”卫明问道。

        在座的官员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没人回答。

        半晌,还是范景文说道:“卫大人,无规矩不成方圆,匠户对朝廷很重要,如果不管理,那怎么行呢?”

        史可法说道:“卫大人,这军中更缺不得匠户,要是没匠户,这些兵器,火器如何打造?如果不管理匠户,要人的时候如何去找人呢?

        所以,这个匠户制度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卫明笑笑,“那为什么神机营现在有军匠,却没有作为呢?”

        “啊,这——”

        史可法一下语塞了,然后,他说道,“还不是因为朝廷欠饷嘛!这是朝廷的问题,跟匠户制度没有关系。”

        卫明说道:“大人们说得很对,工匠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社会越发展,匠人越重要。

        刚才几位大人也听汤神父说了,西洋各国的造船业很发达,这就是工匠的功劳。

        所以,重视工匠是对的。

        那如何才是重视呢?那首先就是要尊重工匠!

        他们是有才能的人,是有技术的人,离开了他们,国家都不能正常运转。

        比如神机营,多几个兵,少几个兵无所谓,但是没有工匠,神机营都没法去打仗。

        既然匠人这么重要,他们就应该像那些有功名的人一样,受到尊重!

        当一个人受到尊重,才能激发他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才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

        像那些秀才,举人,虽然他们还没当官,但是他们有功名在身,受到老百姓的追捧,他们就觉得读书是有用的,他们就会更加努力的去读书,去争取更好的功名,甚至进入仕途。

        朝廷为了奖励这些士人,甚至让他们的土地免收税,这就是激励政策。

        如果工匠受到世人的追捧,那他们在工作上就会更加精益求精,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

        但现在他们地位低,又受到束缚,待遇又差,所以,工匠会越来越少,他们干起活来也会越来越差。

        大明为了强盛,会需要大量的工匠,比如制造火器的工匠,比如造船的工匠,还有修桥铺路的工匠。

        所以,对现在工匠制度必须要进行革新!”

        “那卫大人,你觉得要如何办呢?”范景文问道。

        “废除工匠制度,给他们全部的自由!”

        “啊?”

        范景文轻呼一声,“那这么一来,还有人当工匠吗?”

        卫明微微一笑,“朝廷需要工匠的时候,就张榜聘用,按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强度给予公平合理的报酬。

        只要工钱待遇合理,自然有工匠会给朝廷干活。

        其次,为了激发更多的人当工匠,我们可以按一定的标准,给工匠分类,就如同给官员定级一样,来个九品制,最低级的工匠就是九品工匠,然后是八品工匠,依次类推,最高就是一品工匠。

        朝廷在户部名下设一个匠人府,凡有品级的工匠登记在册,三品到一品是高级工匠,每年拿固定俸禄,在京中任职,做一些重要的工作;六品到四品为中级工匠,每年也拿固定俸?,在地方上任职;九品到七品为低级工匠,没有俸?,但有功名。

        朝廷按科举考试一样,每三年可以进行一次升级考试。

        如此一来,工匠不会越来越少,只会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高。”

        范景文说道:“卫大人的这个建议真是新颖,只是朝廷岂不是又要多出一些开支?”

        “范大人,我们要算长远帐,这个政策一旦实施,朝廷得到的回报将远远大于付出的。

        我告诉你们,到时匠人一旦多了,这手工业作坊就会多了,经济会更繁荣,到时,我们可以向这些作坊收税的。”

        “妙啊!卫大人的主意真是妙!”

        东建泰竖起大姆指,“下官真是真心佩服卫大人的才智!”

        “我也觉得卫大人的办法可行,本来管理这些匠人也够朝廷费心的,这本身也要花费很大的成本,现在给他们自由,朝廷也轻松不少!”许吉璟附和道。

        “哎呀,卫大人真是足智多谋呀!”刘风赞道。

        “这么看来,几位大人没有异议吧?”卫明问道。

        “没有异议!”

        “那这样吧,明天早朝时,就由几位大人向皇上建议吧!”

        “卫大人不自己说吗?”

        “我给各位大人说实话,这个早朝实在是太早了,我这个人习惯晚睡,早朝根本起不来,所以,我不上早朝了。

        再说了,我只是太子的老师,也不适合上早朝。还有啊,我随时可以见到皇上,也没必要上早朝。”

        “卫大人,那不如你向皇上建议,把早朝的时间推迟一些?”

        史可法笑着说道,“的确没有必要这么早上早朝,大家都累!但这是祖制,大家也不敢说。”

        “对啊,我住的地方离皇宫远,我每天寅初就要起床,走一个时辰,刚好卯初到午门,很累的。”郭符甲苦着脸说道。

        “那早朝什么时间结束?”卫明问道。

        “如果大家都没有事上奏,早朝就不用开了,卯正直接退朝;如果有事,最迟到辰正结束。”

        卫明心中一换算,寅初就是凌晨三点;卯初就是凌晨五点;卯正就是六点;辰正就是上午八点。

        也就是说,早朝开始时间是上午六点,结束时间上午八点,但有的官员最早凌晨三点就要起床。

        想了想,卫明说道:“那就把早朝时间定在辰正,结束时间定在巳正?”

        这等于把早朝时间往后推了两个小时。

        “好啊,好啊!”

        郭符甲拍手叫道,“如此一来,我可以在卯时起床了。”

        范景文微微一笑,“那就有劳卫大人给皇上说说了。卫大人说得好啊,祖制嘛,对现在有用的留着,不好的就改变嘛!”

        “哈哈!”

        堂上几个大人都笑了起来。

        随及,有人进来报道:“龙一龙二两位大人回来了。”

        “快,让他们进来!”

        “喏!”


  (https://www.23xsww.net/book/72260/72260946/14102807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