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明第一纨绔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的忌惮

第一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的忌惮


  胡府。
玲珑苑。
正厅之中,胡惟庸瞪了掩嘴偷笑的春蝶和裴杰一眼,坐在了椅子上,不满的看着胡非。
“臭小子正经点,老实说,太子找你到底所为何事?!”
胡惟庸看着胡非,沉声问道,一丝焦急之色不经意间再次露了出来。
“的确与梅殷的事有关,不过并不是因为什么诗,而是皇后娘娘跟他打听了我,他知道了我跟安庆公主的事,所以找我进宫问了几句,看看我对安庆公主到底是不是真心。”
胡非笑了笑,缓缓说道。
“皇后娘娘向太子打听你?这么说你之前说的事是真的?!”
“你真的跟安庆公主有了私...私定了终身?!”
听了胡非的话,胡惟庸吃了一惊,忍不住大声问道,情急之下差点说错了话。
“骗你干嘛?当然是真的。”
胡非撇嘴笑了一声,认真的说道。
“那太子殿下怎么跟皇后娘娘说的?”
胡惟庸紧张的问道。
“应该说了很多好话吧,反正我觉得丈母娘挺喜欢我的。”
胡非笑了笑,得意的说道。
一想到已经过了丈母娘这一关,他就忍不住想乐,过了丈母娘这关,那离娶媳妇儿还远吗?
“丈...丈母娘?!”
“你等等,你连皇后娘娘都见了?!”
听了胡非的话,胡惟庸再吃一惊,忍不住大声问道。
“见了啊。”
胡非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
“你小子没乱说话吧?!”
胡惟庸心里一紧,担忧的问道。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不是一般的心直口快,万一说错了话,那麻烦就大了。
“没有,我乖得很,乖得连我自己都不信。”
胡非忍俊不禁的说道。
听了胡非的回答,胡惟庸终于松了一口气,放下了心。
但他还是对于这件事处于发懵的状态,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居然真的眼看着就要成为驸马了,于是逼着胡非将整件事情全都重新讲了一遍。
“原来如此,看来一切都是天意,想不到,老夫曾经的愿望居然真的有一天能实现,你小子真是艳福不浅啊!”
胡惟庸频频点着头,有些感慨的说道。
“艳福这个词还是换一个比较好,你别忘了,她可是马上就要成为你的儿媳妇儿了,你要当公公了。”
胡非歪着头看着胡惟庸,提醒着说道,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笑意。
“嗯,没错,说不定很快就能当祖父了,你们抓紧成婚,说不定很快我就有孙儿了,我胡惟庸终于要有孙儿了...”
胡惟庸一脸陶醉,边说着边满脸期待的转头看向了胡非,可是胡非已经站起身快步向外走去。
“咦?不对!”
“臭小子,你骂我是太监是不是?!”
可是紧接着,胡惟庸就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猛地反应了过来,站起身冲着夺门而出的胡非大声骂道。
胡非发出了一串笑声,一溜烟冲出了后门,气得胡惟庸站在正厅门口直跳脚。
...
皇宫。
养心殿。
受召进宫的李祺不敢有丝毫怠慢,匆匆进了宫,得到许可之后快步走入了大殿之中。
“儿臣李祺,参见父皇。”
看到朱元璋之后,李祺恭敬的行了一礼,大声说道。
“起来吧。”
坐在坐塌之上的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李祺免礼。
李祺缓缓站起了身,看了一眼面色有些凝重的朱元璋,不由得低下了头,不敢主动开口,心里不由得犯着嘀咕,不知道陛下召见所为何事。
“朕听说最近你跟胡非走得很近啊。”
朱元璋看着李祺,假装若无其事的缓缓开口问道。
“回父皇,也不算很近,只是邀他去府上作了几次客,儿臣也去了几次洪宾楼。”
李祺一时摸不着朱元璋的意思,含糊其辞的说道。
“是吗?既然不近,为何他去韩国公府上做客的时候,会与安庆公主相遇?难道是巧合不成?”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缓缓说道,面露威严。
听了朱元璋的话,李祺心头一紧,后背不自觉冒起了一股凉意。
“回陛下,胡非的确在府中与安庆公主相遇,不过并非儿臣有意安排,真的是偶遇,儿臣不敢有半句虚言。”
李祺急忙恭敬的行了一礼,战战兢兢的说道。
事已至此,他绝不会承认,否则必定大祸临头。
他也没想到,这件事这么快传到了朱元璋的耳中,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过来,一定是皇后那边已经有了动作。
“当真?”
朱元璋盯着惶恐的李祺,压低了声音,沉声问道。
“千真万确,请父皇明鉴!”
李祺肯定的点着头,大声说道,额头上已经渗出了冷汗。
“你不必如此紧张,朕只是随便问问而已。”
朱元璋盯着李祺看了半天,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
“是。”
李祺点着头答了一句,可是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你觉得,胡非这个人怎么样?他对嫦姝是真的动了心,还是别有所图?”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看着李祺,再次问道。
“回父皇,儿臣觉得,胡非这次的确是动了真心,那日他见到嫦姝妹妹的时候儿臣就已经看了出来,他是真的动了情,而且儿臣看出嫦姝妹妹似乎也已经动了情。”
“当日胡非还当场为嫦姝妹妹顷刻之间作了一首诗,嫦姝妹妹十分喜欢。”
李祺一边说着,一边突然灵机一动,认真的说道。
“哦?什么诗?”
朱元璋一听,忍不住来了兴致,期待着问道。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娴静好似花照水,行动犹如风拂柳。”
“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李祺迟疑了一下,将胡非当日所作的诗句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
朱元璋听完这八句诗,迟疑了一下,忍不住赞许的点了点头。
“嗯,不错,的确是好诗!他的诗才倒是不假,放眼整个京师,无人能出其右。”
朱元璋笑了笑,缓缓说道。
看得出来,对于这首诗,他真的十分喜欢。
看到朱元璋的神情,李祺心里一动,作出了一个决定。
“父皇,其实儿臣还有一件事没有向父皇禀报。”
李祺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
“哦?何事?”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缓缓问道,脸上露出了一丝疑惑。
“其实那日儿臣进宫向陛下启奏的有关赈灾的方略,是在与胡非闲谈之时胡非告诉儿臣的,儿臣受益匪浅,所以便进宫呈奏于父皇。”
“但是当时胡非并不想让人知道那些方略是出自他口,要求儿臣保密,所以儿臣才一直瞒着父皇,并没有说出实情。”
李祺拱了拱手,恭敬的说道。
“什么?是他告诉你的?!当真如此?!”
朱元璋一听,不由得惊讶的睁大了双眼,不敢相信的问道。
“回父皇,千真万确。”
李祺重重的点着头,肯定的答道。
“原来是他!?”
“不错,不错!这小子不但经常做出惊人之举,也能经常说出一些治国治民的良策,可他偏偏生来是个纨绔,做事不按常理,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
朱元璋苦笑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说道。
赈灾方略出自胡非之口的事,既让朱元璋出乎意料,可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因为胡非经常能在不经意之间显露出原本与他不符的惊世之才。
“父皇,或许正是因为他曾经是个纨绔,所以很多事才不按常理,如今改邪归正,想法自然与常人不同,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一次次让所有人出乎意料,进而刮目相看。”
李祺看朱元璋的神情有所缓和,趁机说道。
“嗯,或许如此吧。”
“好了,没什么事了,你先退下吧。”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示意李祺退下,不过脸上依旧蒙着一层凝重。
看起来,对于胡非成为驸马一事,还是心存担忧,虽然知道了赈灾方略是胡非所想,心中颇感欣慰,但还是不放心。
李祺告别了朱元璋,离开了皇宫,直奔洪宾楼而去... 


  (https://www.23xsww.net/book/63240/63240438/6240373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