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唐绍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救火

第一百三十七章 救火


  王缄走后,李存绍又开始整理翻看起案上的那一叠文书来。很快,其中一则呈递吸引了他的注意。

  呈递来自侍卫亲军,王定虽然与沧州的一行人还在前来太原的路上,但这些比较重要的消息都会加急送到李存绍手中。

  呈递所述是旬月前洛阳的事情。宰相崔胤跟着天子到了洛阳后,不仅没被朱温除掉,似乎还掌着一些权柄,在朱温支持下又杀尽了刘季述为首的后宫宦官上百人。不仅如此,崔胤也不知是如何周转,竟拿着官家的敕书,在洛阳与河南到处张贴露布,悬赏厚禄招募勇士,准备恢复六军十二卫的禁军。

  李存绍放下呈递坐着琢磨了一下,他可不相信朱温是什么匡扶社稷的忠臣,能放任崔胤在眼皮底下恢复禁军,这般做只会是另有所图,最有可能的就是借此事端继续肃清那些朝臣。

  不过这也说明了些事情——朱温没法全身心地投入在北征河东的事上,洛阳和周边那些强藩也在牵扯着他的精力。

  话虽如此,朱温毕竟风头正盛,已是无可非议的天下第一强镇。相比之下,太原南边的门户潞州还被梁军围着,李存绍面临的军事政治压力更大。潞州大大关系着太原府的安危,难免会让人们心头悬着一把剑,不论军中还是府中最近也都在议论潞州的事情。

  李存绍坐着又琢磨了一阵,对于解围一事自己虽然已经有了想法,但也得与下面的人议出一个稳妥可行的法子,好让人们把心放下来做事。

  ……

  这一天,大明殿早早地就迎来了一众议事的文武。盖因事前便已经有风声传出,今天晋王要议的是眼下人们最关切的潞州之围。

  李存绍嗣位晋王之后一直都展现出年轻力壮,精力充沛的样子。在义昌时每隔十天是议事的日子,而如今在太原府,军中府中诸事更加纷繁复杂,召集文武议事的日子也被他改为了每五日一次。

  文武们在大殿上分列两班,武夫们聚在一起笑闹着军中的事,文官们则悄声交谈着谁家文辞新作。两班之间各说各的,并不怎么相通,一副泾渭分明的样子。

  不过很快,两边文武就同样噤声不言,一同向从殿后走出来的李存绍见礼:“下官/末将等拜见晋王殿下。”

  李存绍起初的时候还对这些礼节感到新奇受用,但如今他已经对此没什么兴致了。他心里很清楚,若是今日站在这里主持议事的是李克宁,依旧会有另一群人向他说同样的话。

  不过他还是微笑着向众人回应:“诸位免礼。”

  他坐在原先李克用所坐的位置上,这座位本就设在殿内的台子上,坐在其中,殿中的众人一下子就从视觉上矮了不少。

  李存绍抚摸着扶柄,想象着李克用以前就坐在这里,看到的也是自己如今所看到的光景。他又想到晋王宫前身是皇家的行宫,说不定数十百年前也有某位皇帝曾坐在这里接受百官的朝觐……权位确实是很吸引人的东西,坐在上面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妙处。

  李存绍在涉及正事前,总爱先远处闲闲说起。等众人肃立着进入了议事的状态,他便开口道:“先前我率军驻在城外时,被连日阴雨弄得烦懑不已,待进城之后又恰逢雨歇日出,于是有感而发作了首小诗。多赖王司马为我润色,写出来还算像样。”

  王缄恭敬地行礼致意,不知情的一众文武则作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李存绍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念道:

  “抚剑驰归令,临城驻五营。

  遥山云已靖,何日海波平?”

  其他人还在品味,王保儿就先啧吧啧吧嘴,似有所感地夸赞道:“好诗,好诗啊。”

  身边一众熟悉的武夫闻言知道王保儿是犯了病,想要大笑取闹,却又知道此处不是军中放肆的场合,只好憋着各自偷偷乐。

  郭崇韬看了一眼武夫那边,也拱手道:“殿下身局一隅而志在天下,下官景仰之至。”

  见文武都有人开了头,两边其他人也都紧跟着纷纷地开始说起好来。

  李存绍挥挥手叫停了七嘴八舌的众人,接着郭崇韬的话道:“郭判官刚才虽说我志在天下,但眼下且不论什么天下,单是河东这一道就不太平。那梁军围我潞州重镇,太原府时时处在虎口之下,我这诗也难免显得是志大才疏,流传出去必然遭人耻笑。”

  此话一出,一班武将当即便不干了,依旧是王保儿喊得最凶:“谁敢耻笑,末将为殿下杀了他!”

  袁建丰也站了出来:“请殿下下令征讨梁军,末将愿率本部精骑为前锋!”

  武将们纷纷请战,文官那边便坐不住了,有一人当即出来反对道:“周德威已有大军援救,如今夏税才刚收上来,堪堪才够供应南边。再起数万大军南下,粮草用度如何也支撑不了。”

  这话一出,同仇敌忾的武夫们立马怒目而视,把那文官直吓得往后退了一退。

  李存绍坐在首位上嗯了一声,目光环视过殿上的众人,最后还是停在了郭崇韬身上:“郭判官觉得要不要出兵解潞州之围?”

  郭崇韬沉吟一番,奏对道:“出兵必然兴师动众,殿下主政日浅,难免会给人以穷兵黩武的印象。且军中粮草不足也必然得向民间征粮,殿下以仁名著称,此举便会有损殿下民望。”说着郭崇韬又话音一转:“不过潞州受困也急需解围,周德威大军久与梁军相持一日便耗粮一日,也总归不是长久的办法。殿下出兵若是能一举破敌致胜,任何问题便都能解决。”

  “那郭判官更倾向哪种?”

  郭崇韬恭敬地拱手道:“下官只有建言之责,出兵与否还要听从殿下之命。”

  “郭判官说的是老成持重之言。”李存绍赞许地点点头,“不过我想的法子却不在于我们如何用兵。”

  殿上众人闻言顿时露出各种各样复杂的表情,其中多数都是一脸的不明所以,晋王不打算用兵解围?

  这时,王缄恰到好处地排众而出:“请殿下解惑。”

  “梁晋之争就像一场席卷大河南北的大火。”李存绍微微一笑:“这火一会吹到对岸,一会又吹过来。只是现在对岸风大,马上就要把火烧到了咱家里来了。

  可这火若是把咱都烧成了灰,火势也不会就此消停,势必还得接着烧到凤翔、淮南那边去。那些人观了这么久的火,现在总该一起来泼点水救救火不是么?”


  (https://www.23xsww.net/book/61/61776/447141861.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