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小宅门大宅门 > 第196章 第196章棉絮

第196章 第196章棉絮


在真龙帝的强硬保护下,华自闲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春节。她本就是喜欢玩乐的人,离开紫微城,如同龙归大海。

        真龙帝总算实现了他的承诺,同华自闲一起到昌化郡王精心伺候的皇庄上小住了几日。冬日的琉璃暖棚,简直是世外桃源。

        大齐从南到北、从上到下,对点心蜜饯的喜爱有增无减,全因新鲜瓜果不易得,只能特制加工保存。

        昌化郡王是养花弄草的高手,对果蔬始终差了那么一层意思。不过他虽然没太明白华自闲的用意,他大哥、他儿子、包括新娶的媳妇都不傻,除了发挥昌化郡王本人的才能外,没少帮他招贤纳士。

        昌化郡王一家,原本对阿茹娜是防备外加瞧不上的。虽说阿茹娜家的祖地和元家的祖地相距并无遥远,谁让元氏先主高瞻远瞩,率先南下归顺前朝呢!

        早已经将自己当中原人看的元家皇族,自然瞧不上反复摇摆的夷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婚后的阿茹娜即不吵也不闹,没人待见她,她就就一个人呆在院子里找乐子。偶尔带着陪嫁逛逛洛阳城。

        阿茹娜的陪嫁很是丰厚,除了娘家给的,当时的皇帝也贴补她不少。毕竟是鞑靼送来的第一个“和亲公主”,总归特殊些。

        昌化王府依旧由世子妃管着,阿茹娜不止没找过麻烦,还对世子妃很是客气有礼,没摆长辈款。

        过了几个月,阿茹娜找到世子妃,说是想在京郊买个庄子,请世子妃看看犯不犯忌讳,是否被人骗了。

        阿茹娜见世子妃有些犹豫,也不隐瞒。她娘家陪送了不少好马,一直挤在陪嫁宅子的马厩里,越发的没有精神,就想着买个大些庄子好养马。并且说世子妃要是不肯帮忙,她就自己操办。自家怎么说也是郡王府,普通人不敢招惹。

        世子妃不敢自专,找来世子商量。世子爷倒是对阿茹娜这个继母改观不少,没有看起来那般鲁莽。

        阿茹娜看重的庄子,除了大,寻不到别的优点。土地贫瘠、光秃秃的。真的只适合马儿奔跑。

        之后的日子,阿茹娜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马庄中,有时一连几日不回王府。世子夫妻是晚辈,不好说什么。昌化郡王更是管不了这些事,世子妃无奈只能求助伯母代王妃。

        代王妃思虑再三,终究没插手弟妹的爱好。各过各的,总比挥鞭子上演全武行的好。终究是皇帝赐婚,还是要留些体面的。人家姑娘嫁个年纪比爹还大的丈夫,心中也是委屈的。

        自打阿茹娜开始养马,倒是同昌化郡王的关系亲近了一些。在阿茹娜看来,花草本是一家,能让马儿吃的草料,比只能欣赏的花儿金贵多了。

        开始向昌化郡王请教养草之法,贫瘠的土地种不出粮食,马儿吃的草料总可以吧?阿茹娜虽说懂的不多,好在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昌化郡王并不是一个十分会交际且懂得拒绝别人的人,三言两语之下,就被阿茹娜拐上了马车,真真是求救无门,昌化郡王都快哭了。

        马庄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凄凉,房子破败不堪,且完全没有修缮的意思。阿茹娜他们居住在帐篷中。

        游牧民族没有太多讲究,况且也习惯了。倒是激起了昌化郡王的同情心,小王妃真是挺不容易的。决定拿私房钱帮王妃修宅子。

        谁知遭到了阿茹娜的拒绝,现在这样更加家的味道。再说了,帐篷内的布置并不差,完全没没必要多此一举。

        昌化郡王拿她当姑娘养,越发尽心尽力帮着她种草养马,将马庄经营得有模有样,生机盎然。

        马庄草木繁盛,自然吸引了更多了的动物在此安家,也逐渐成了一处难得的消遣之所。尤其多伦土默特部独有的高车帐篷,想要体验的人还真不少。

        阿茹娜在其中看到了商机,除了邀请好友外,还时不时的将马庄出租出去。繁育的马匹更是可以出售。

        在打理马庄中寻到乐趣的阿茹娜,逐渐觉察出婚姻带给自己的好处。离开了那个满是盘算的家,又被买了个好价钱。家族带来的制约越发无法束缚她,而昌化王府,巴不得她这般老实安静过一生。就算偶有出格,也会包容一二。

        至于儿女,可能是成长环境所制,也可能是昌化郡王并不是她喜欢中意的男子,阿茹娜并没有孕育后代的想法。

        在她看来,世子和世子妃品性都不错,大齐又重孝道。实在不行,还可以出家为道。为了老有所依,勉强生一孩子出来,实属下下策。

        世子和世子妃又不傻,昌化郡王和新王妃至今未同房这件事,还是心知肚明的。可作为晚辈,还能管亲爹房|中|事吗?

        世子爷总算明白了大伯父时常教导的那句:难得糊涂!

        只要不当着我的面,非常直白的表达清楚明白,且字正腔圆无可回避,我就是不知道!谁能奈我何

        新帝登基,万象更新。

        元家宗室最闲、最没主意的昌化郡王,被揪了出来,成了农林司的主事,为皇家、为天下培育精选良种。

        接到皇贵妃懿旨,昌化郡王都快哭了出来。这位王爷被家人保护的太好,别说风霜雨雪,就连和煦春风都能要了他的命。

        最后还是阿茹娜出马,连哄带吓,接下这门差事。并且雷厉风行,马上选好了皇庄,带着昌化郡王搬了过去。

        种花种菜,虽有不同,毕竟道理相通。阿茹娜帮着昌化郡王熟悉环境,用最快的速度建起了琉璃暖棚,比王府家中的还要好一些。

        种菜什么的稍后再说,安稳昌化郡王才是重中之重。见到了熟悉的花草,昌化郡王的情绪稳定下来,投入到饲养修剪的忙碌中。同时也与早已经在皇庄中待命的花匠、农人熟识起来。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昌化郡王不止靠得住,还很谦虚。同众人商量探索着,这暖棚应该怎么建、种植何种作物最适宜。

        慢慢的,皇庄遍布琉璃暖棚。结果虽不理想,可在冬日里见到现摘的瓜果,已是十分难得。昌化郡王很是有信心,别说明年,未来五年的种植计划都出来了。

        真龙帝和华自闲来到皇庄,自然见到了这冬日盛景。皇帝更是亲手摘了不少瓜果,自己倒是没留多少,当做赏赐送回了洛阳城。

        “要是在温泉旁,连这暖棚都省了。”真龙帝随口说了句。跟在后面的管事道:“陛下圣明,王爷已经命人去寻温泉,明年冬日,必是另一番盛景。”

        昌化郡王一见到皇帝就害怕,甭管这皇帝是谁。真龙帝也没打算为难他,任由他窝在后面自欺欺人。

        “暖棚遮住天眼,窥得春时。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故而人盾其一。一生万物,倒是个好兆头。”真龙帝有感而发。

        接着,皇庄管事开始介绍去年新种植的南洋番邦之物。大多是香料花卉,可食用并且能填饱肚子的并不多。

        身度和安南的稻米倒是种植了一些。不知为何,这些地方的稻米比大齐的稻子细长很多,称为“虫稻”,口感奇怪,完全不符合大齐子民的胃口。

        随着督粮道的逐年发展,以及南洋海运的蓬勃进步,低价虫稻涌入大齐。虽说口感怪异,依旧成为不少百姓的首选。

        受限于琉璃工艺,每座琉璃暖棚的面积都不大,里面烧着上好的炭火,过得比人还精贵。因着华自闲对金桔的狂热喜爱,专门辟出几座暖棚种植了金桔。

        行到此处的华自闲得到了满满一大筐,喜不自胜。真龙帝悄声说了句:“出息!”华自闲警告说:“没你的份!”

        “启禀陛下,前面便是丝锦坊的纺车室。丝锦坊的几位主事亲下雷州,学来了纺丝之法。去年秋收获的棉花,就是在此处纺制成丝。”

        这倒是意外之喜:“这棉花,除了保暖,还能制成布料?”对于新收获,华自闲当然高兴。

        昌化郡王回答说:“回殿下,这棉织品比寻常的麻织品更加舒适透气,虽不及丝罗,也是难得可贵。雷州之行,除了新的纺织之术,还带回了适应南方湿暖环境的棉种。不出几年,保暖的棉花便能在大齐遍地开花。”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真龙帝同华自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喜悦。华自闲首先道:“昌化郡王此话当真?”

        昌化郡王跪在地上:“臣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欺骗陛下和娘娘。”华自闲满意:“可还有盛开的棉花?”

        昌化郡王马上回答说:“臣见棉花洁白可爱,种了一些留作观赏。”华自闲客气道:“那就劳烦昌化郡王割爱,分本宫一些。”昌化郡王没敢起身:“雁回殿下哪里的话,殿下喜欢便好。”

        真龙帝道:“去纺车室看看。”早有管事等候于此,为皇帝介绍新的纺织技术。“陛下请看,棉花纺织,最难的便是去除棉籽。千机坊制作的搅车,可快速且干净的去除棉籽。”

        接着开始介绍棉织品,目前丝锦坊只能制作出素色的棉布。染色、印染等技术还在摸索中。技术跟不上,想法依然不少,已经试着在棉中加入其它丝线,制作出更加优良的布料。

        华自闲觉得皇庄没白来,真是收获满满,接连选了几匹素色棉布。纺车室的管事心疼得不行,真龙帝笑她:“这算不算与民争利?”

        华自闲瞪了皇帝一眼。真龙帝也不气,笑着道:“黏黏这是怎么了?眼睛前所未有的大。”华自闲也不兜圈子:“被你气的!”真龙帝问她:“还气吗?”华自闲矜持道:“看你表现!”

        在纺车室,棉织品只能算是衍生品种。保暖的棉絮才是重中之重。丝锦坊早已经将棉絮做成是衣物、寝具。借这个机会,全部献给了皇帝。

        真龙帝只关心棉花的产量,可制成多少棉絮。镇守边防的将士全部穿上棉衣,需要多少土地,多长时间。


  (https://www.23xsww.net/book/50347/50347471/2916088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