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明之崇祯圣皇 > 第四章 收买人心,火器发展

第四章 收买人心,火器发展


一众人马已然到了神机营中,之前的冒军充数的市井百姓、昂囊士卒皆被遣散,只留下几百名士卒看守军营。

        但神机营内却是一番场景,校场上摆满了圆桌凳椅,远远望去竟有千桌之巨,这些都是崇祯提前准备的。

        另在一旁的人则是杀猪宰羊,那颗颗白菜切碎下锅,要知道此时乃是冬季,这蔬菜当真不易,尤其是那硕大的肉块朝大锅扔去,在大火的烧制下,空气处处弥漫着肉香,让人不停吞咽口水。

        “咕咕咕”声音响起,却是从曹变蛟腹中发出,曹变蛟立马跪道:“陛下,臣失礼!”

        崇祯则是摆手笑道:“无妨,无妨,不必拘束!”又朝王承恩说道:“膳食是否备好?”

        王承恩笑着说道:“陛下,膳食备好,可以进膳。”置办这场吃食花掉六千两白银,也让王承恩心疼。

        崇祯往首桌而去,顺势一坐,可看那赵率教、曹变蛟、曹文诏三人不敢落座,直接出言道:“今日朕不是天子,是百姓,是你等的兄弟,哪有那么多的拘束,坐!”

        赵率教、曹变蛟、曹文诏三人相看一眼后,便坐了下来,只有半片屁股落了座,生怕会出现事端。

        众将士见自家主将落座,也纷纷入座,一瞬间场上寂静无疑,这时的崇祯站起,端起手中的碗酒,所有人皆肃然起立,手上皆端碗酒。

        崇祯笑道:“众将士,话不都说,都在酒中,放心大胆的喝!”

        直接一口饮尽,又让王承恩接着满上,一连两碗酒,将气氛烘托高潮,落座而说道:“吃!”

        见场上将士大快朵颐,不亦乐乎,崇祯忙着招呼赵率教、曹变蛟、曹文诏三人,纷纷给几人夹菜,示意动筷!

        见到三人还是不敢,直接说道:“将军是看不起我朱由检了?”

        三人立马下跪道:“陛下,臣等不敢!”

        崇祯连连笑道:“这又是何故?赶紧起来,让手下兄弟见到不好,我既然明了不是天子,就当我是普通百姓便是,我太祖也是军旅出身,我不过是走他的路罢了。”

        三人相视一看,这才起身动起筷子,大口吃酒大口吃肉,酒过三巡,崇祯而起端着碗酒,就朝其它桌而去,三人也紧紧相随。

        西南角的一桌的王二狗与楚狗剩正在吃着说着:“狗剩哥,赶紧吃啊,不吃就没有了,当兵这么多年,哪里吃过此等之物。”

        随后夹起一块硕的猪肉,肥瘦相间,一口咬了下去,汁水横流,那楚狗剩听后直接上手,啃食起来,嘴里还都囊着,到也听不清,反正那叫一个高兴啊!

        就在这时人群中骚动不已,王二狗与楚狗剩看着对面的同袍兄弟接连站起,不明所以,便转过身去,只见到崇祯站在他们身后,吓得到嘴的肥肉块,落在桌上。

        崇祯满面笑容,直接问道:“你二人叫什么?”

        王二狗与楚狗剩吓得不敢出声,一旁的同袍兄弟说道:“陛下,他们叫王二狗与楚狗剩。”

        崇祯闻言后,直接伸出手,朝王二狗与楚狗剩握去,在一众人错目下,这二人与崇祯相握,又机械般的碰了酒。

        然后崇祯拍着王二狗与楚狗剩说道:“二狗兄弟、狗剩兄弟你们两个陪好弟兄们,好酒好肉招呼着,我去下一桌了。”

        等崇祯走后,王二狗与楚狗剩久久不能回神,直到一旁的兄弟提醒,呆呆的看着自己沾满油腻的手以及肩膀传来的触感,才结巴的说道:“陛下和我握手了?陛下叫我兄弟了?”

        桌上的弟兄们满面红光,刁侃着道:“你这狗蛋,真是好运气!”

        一旁的狗剩则是端起酒,大声说道:“弟兄们,喝!”果真好不快活!

        崇祯足足走了三个时辰,一一见过众将士,其身后的曹文昭三人哪里看过如此场面,纷纷震撼无比!

        但这三个时辰下来,崇祯早就醉意满满,在王承恩的护送下这才回了宫中,他没敢送往皇后寝宫,只好在静心殿中服侍崇祯。

        外面天色大明,崇祯摸着额头而起,一旁的王承恩赶紧扶着崇祯,生怕他摔倒!

        又给崇祯送完醒酒汤,崇祯接过后一饮而尽,然后命人端来一盆井水。

        在冰冷的井水刺激下,崇祯终于回过神来,连连感叹这酒喝的真是值得!

        王承恩忧心道:“皇爷,下次您要多注意点!”

        崇祯摇摇头,表示没有问题,随即说道:“王伴伴,宣曹伴伴来!”

        王承恩神情一变,但还是说道:“是皇爷!”

        过了一会,曹化淳跟着王承恩来到养心殿中,相比之下曹化淳更像是栩栩书生,尤其是他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就去了御马监为掌印。

        曹化淳一见到崇祯,倒头就拜,口中高呼:“老奴,见过皇爷!”

        崇祯则是笑着说道:“曹伴伴,无需多礼,起来便是!”

        曹化淳听到后,便直接起身,就站在一边,这时崇祯问道:“曹伴伴,御马监两营兵马如何?”

        曹化淳眉头轻佻,似有难言之语,表情甚是丰富,但还是说道:“皇爷,勇卫营与四卫营难当大任!”

        崇祯听后,沉吟了一下,又直接说道:“既然难当大任,命赵率教领本部人马入勇卫营,归御马监总管!”

        曹化淳一听大喜,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直接拜道:“遵旨!”他当然知晓这关宁铁骑,乃是精兵强将。

        崇祯笑着对曹化淳说道:“曹伴伴,务必练出精兵,一切所出你与王伴伴相商!”

        又接着问道:“王伴伴,京营中是否还有堪用将领?”

        王承恩若有所思起来,轻咦了一声道:“皇爷,京营中有一将领虽说勇猛,但行为粗犷,唯有忠义可加。”

        崇祯听到这,不可思议啊!难道京营之中还有人物不成?

        王承恩见状,直接说道:“皇爷,此人唤作黄得功!”

        黄得功!黄得功!黄得功!是何许人也?崇祯想不起来,但王承恩接着说道:“这黄得功在京营中有一诨号,叫做黄闯子!”

        黄闯子?这时的崇祯两眼冒光,我靠!原来是他啊!好一个人物。

        静下心来直接说道:“擢升黄得功,为金吾卫主将,统兵练兵!”

        王承恩闻言大喜,因为金吾卫在他管辖之下,直接说道:“老奴,遵旨。”

        崇祯又接着说道:“曹文诏任神机营主将,待毕懋康来到后一起研究火器,那曹变蛟就任羽林卫主将。”

        王承恩与曹化淳相视一眼,心中有了计较,一一接旨,不过那点心思都被崇祯看在眼中。

        神机营中曹文昭、曹变蛟、赵率教正在商谈,赵率教是个忠君之人,说话也不遮拦,直接对着曹文昭叔侄说道:“昨日,陛下盛情款待,底下的兄弟们皆欲效死力,你们叔侄就怎么想的?”

        曹文诏迎着赵率教的目光说道:“陛下此举,天下少有,我们叔侄也尽当效力,不过陛下尚未安排事宜,有点为时尚早。”

        赵率教也些许沉默,入京之后才知深似海,现在并未有旨意而来,三人则在那里面面相觑。

        正在这时,外面有些骚动,忽然听闻一句:“圣旨到!”

        三人一看,竟是王承恩亲自前来,连忙准备香案,沐浴事宜。

        王承恩一摆手直接说道:“三位将军,不必如此,现在接旨便是。”

        只听王承恩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赵率教、曹变蛟、曹文诏三人战功赫赫,敕赵率教勇卫营主将、曹变蛟羽林卫主将、曹变蛟神机营主将,望卿家忠心护国,钦此!”

        赵率教、曹变蛟、曹文诏三人相视一看,眼中露出的喜意惊天,连忙迎了圣旨,与此同时懵逼的黄得功也接了旨意。

        偌大的养心殿就只剩下崇祯了,如今的大明已经是小冰河时期,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让人苦不堪言。

        日后十几年中更是苦不堪言,都会出现大旱、大蝗、大饥、大乱,以至于民不聊生,这才有了农民军起义。

        现在最为紧要的便是粮食,如果有了粮食,便可以应对日后灾害,如今他知晓广西、云南等地方种植番薯,玉米等物,但不为人广泛种植。

        如果要是有土豆那便最好,这种食物抗饿,但崇祯也不知道这土豆到底传入明朝没,觉得先调查一番。

        王承恩这时归来,说是将旨意已经下发,崇祯点点头又问道:“王伴伴,你知道土豆吗?”

        王承恩听到“土豆”二字,深感疑惑,摇摇头表示不知。

        崇祯此刻有些泄气,本欲出去走走,这时王承恩突然说道:“皇爷,朝廷中有一人或许可知此物?”

        崇祯甚是兴奋,忙问道:“此人是谁?”

        王承恩眯着眼说道:“此人叫做徐光启”

        徐光启?徐光启?

        啊哦!崇祯想起来了,原来是他!便朝王承恩说道:“命徐光启即刻进宫,不得有误!”

        王承恩下去送旨,崇祯则是来回踱步。

        半个时辰后,王承恩领着一位花甲老臣而来,步履蹒跚,但好在精神抖擞。

        听闻崇祯找他,原本还是病中的他,立刻病症全消,生龙活虎起来。

        崇祯见这位老人,直接搀扶着他坐下,让徐光启受宠若惊,徐光启赶紧问道:“陛下,召老臣所谓何事?”

        崇祯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道:“老卿家,您可知土豆?”

        徐光启若有所思,白眉皱起,摇摇头说道:“陛下,你说的土豆是何物,能否给臣形容一番?”

        崇祯闻言直接说道:“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徐光启一听这话,直接说道:“陛下,老臣知道是何物了。”

        崇祯目光盯着徐光启,徐光启摸着白须说道:“陛下,老臣曾在万历年间写过一本《农政全书》,里面就记载了此物,老臣唤它土芋。”

        靠!这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了,班门弄斧了,崇祯心中吐槽,直接说道:“老大人,朕欲将皇庄整治,六千顷田皆种植土豆,可否一试?”

        徐光启未曾想到崇祯如此定声道:“老臣,竭尽全力!”

        崇祯又问:“老大人烦请讲讲您还会何物?”

        徐光启正襟危坐起来,便从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技术、火器与城镇防御,火器与攻城,火器与步、骑兵种的配合一一讲来了遍,足足讲了四个时辰,但还只是冰山一角。

        听得崇祯脑袋发蒙,但双目泛起的精光却闪瞎众人,崇祯在心里安慰道:“一定要保护好这位老爷子,未来大明的振兴就在这里了。”

        因天色已晚,便命王承恩亲自送走徐光启。

        待两人走后,崇祯便开始了谋划,心中暗道:“再过半月便是内阁选取阁臣,黄立极准备于十二月致仕,但崇祯有新的考虑,这次他要让徐光启、孙承宗进入内阁,而黄立极则是继续担任首辅,阻止东林党人入阁。”


  (https://www.23xsww.net/book/46514/46514564/3092521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