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人难如故 > 第10章 第10章

第10章 第10章


路语环视屋内,屋中摆设如常,几个婆子丫鬟在整理桌案上的仕女图。他随意寻了把椅子坐下,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如何?这是要给世子选妃?”

        荣郡主抬起眼睛看了一眼路语,又把精神集中到自己的绣品上,冷哼一声:“没规矩。”

        路言低头逗鸟,对路语的话没有什么的反应,他早就习惯了兄长和母亲之间的剑拔弩张。

        就这样坐了半晌,路语已经喝了有三五盏茶。自小与母亲便不亲近的他坐在这里犹如锋芒在背,很不自在。起身道:“儿子看母亲神色如常,心中高兴。本想多陪母亲一阵子,只是……”

        “不急。”荣郡主打断路语的话,“那边案上的画像你看到了,去看看有没有合眼缘的。若是有,过几天便是乞巧节了,我寻个理由差人把她接来府上赏花,你们也好相看相看。”

        路语心中刚被浓茶息掉的火又起来了。他强忍着怒气道:“母亲,儿子漂泊惯了,还不想成家。”

        “说的什么胡话。”荣郡主放下手中的针线,“你是辅国将军府的长子,心中自当以家族为重。早日为路家开枝散叶。到时候再给你在军中谋个差事,也好与你弟弟互相帮衬提携。”

        路语大笑:“母亲,你未免也太偏心了吧。从前还稍稍遮掩着些,如今倒是也不避讳了。”

        路语说完,大步流星走出荣郡主的院子。丝毫也不理会荣郡主在身后大发雷霆。

        荣郡主气得摔掉一只茶盏,路言赶忙安抚道:“母亲别急,兄长有兄长的想法。听到母亲病重,兄长一刻不耽搁就往家赶,说明心中还是以母亲为重的。”

        “也罢。”荣郡主道,“你要注意你兄长的行踪。乞巧节前不许他离开开封。”

        “是,儿子知道了,母亲放心。”

        将军府是肯定不能待了,不知道雅儿有没有找到含光。路语心中想着,已经走到了与含光初遇的集市。

        街道尽头的茶肆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几名少年小跑着往茶肆的方向去,边跑边打闹,其中一个少年一头撞到了路语腰上。

        或许是路语脸上的伤疤让他看起来凶巴巴的。少年明显是被吓了一跳,赶忙道歉道:“对不住对不住。”

        路语摆摆手示意少年自己无碍,问道:“前面有什么新奇事?”

        “杭州来的说书先生。”

        “说得可好了!听先生说书特别过瘾!”

        “好多人都在听呢,每年乞巧节前先生才来。”

        少年们七嘴八舌地同路语介绍茶肆中的说书先生,路语一时也来了兴致。

        好不容易挤到茶肆中,已经没有座了。听书的人很多,有城外的挑夫,街里的货郎,高门贵户的公子哥,江湖的剑客……一条两人的长凳上挤了四个人,坐不下的就蹲着站着。讲到精彩之处众人拍手叫好。

        路语侧耳听了一段,讲的是一双杏林伉俪行走江湖,治病救人的美谈。不过就是江湖之中儿女情长的老坛装新酒罢了。顿时兴致大减,听得已不是那么入神。

        这是这出神的功夫,眼睛向人群中一扫。路语看到有个熟悉的身影。

        她蹲在说书先生旁边,宽大的道袍盖住了她的脚。此刻正双手托腮,目不转睛地着说书先生,听得聚精会神。不时还被说书先生口中的人物情绪牵引着或微笑或皱眉。

        当看到她头上的银质重瓣莲冠时,路语嘴角也忍不住上扬。这不是含光又是谁?

        此刻正说到伤心处,听书人无不抹泪的,只有路语站在人群里笑,好几个人看着路语都纷纷皱眉:这人怎么毫无同情心?

        说书先生醒目一拍,故事也结束了。中间虽然有曲折,但好在是个好结局:杏林伉俪归隐桃源,恩爱有加白头偕老。

        故事讲完,人也就散场了。含光还在回味故事里,冷不防被人拍了下肩。下意识地,含光就去摸刀柄,却被身后的人握住了碰到刀柄的手。

        “是我。”

        含光回头看到路语有些惊讶:“你怎么会在这?”

        “你不告而别,我来请你回崇丘做客。”路语半开玩笑道,“不知是哪里招待不周,怠慢了松风道长,松风道长要不辞而别?”

        含光想到那日在崇丘路语同秦观雅的对话,不欲与他分辨,敷衍道:“家中的花草不能没人打理,就匆匆离开了。没来得及告辞,实在是我礼数不周,望师叔见谅。”

        路语在含光头上轻轻一拍:“不许叫师叔。在崇丘你不告而别我就不计较了,现在有缘在开封相遇,你是不是该尽地主之谊了?”

        “你家不是就在开封吗?”含光道。

        路语双手一摊:“我被赶出来了。”

        含光住在护国寺边的一条胡同里,路语跟着她七弯八绕总算是停在一户小院。

        这本是阳谷子为含光置下的一处小产业,阳谷子生前带着含光四处游历,这小院便空了好些年。阳谷子羽化之后,含光找过来,草都长得比她高了。费了不少时间和功夫才收拾成现在的模样。

        小院很小,却也称得上别致。含光让路语随便坐,自己则去洗手做饭。

        路语倚在门口看含光在院子里忙碌。只见含光从门口的筐中拿出一根藕,举着向路语道:“这是早上隔壁刘阿婆送过来的,新鲜着呢。你想怎么吃?”

        “客随主便。”路语笑着说。

        去皮,洗藕,切条,过水,一气呵成。过完水的藕条粉□□白的,含光用手从盘中拿出一根喂到路语嘴边:“快尝尝,看看够不够脆。”

        新鲜的藕又脆又清甜,路语边吃边点头。

        把藕用一匙盐,两匙糖,四匙醋拌匀了,含光又拿出一根喂给路语:“味道怎么样。”

        “咸淡正好,酸甜适宜。”

        得到路语的肯定后,含光开始拍蒜,切姜丝。顺手拿出一袋花生递给路语:“那边有磨盘,你加点水把花生磨成浆吧。”

        路语便磨边想,若是每日和含光就这么过,应该是最幸福的事了。

        含光仍是专心在自己的菜上,先是认真地把姜蒜码在藕上,又起锅烧了油,放上花椒辣椒八角,等闻到香料的香味了,“哧啦”一声浇在姜蒜上,赶紧扣上一个盘子。炝藕也就做好了。

        做菜对含光来说是一种享受。能让她心中平静下来。师父在的时候最喜欢她的手艺。

        在煮好的白菜片里放入路语磨好的花生浆,放上一小匙盐,翡翠白玉汤也就做好了。路语尝了一口不由得惊叹含光的厨艺。

        “和师父出门在外,总要有一个人会下厨吧。”含光解释道。

        说着又把炝藕条往路语那边推了推:“你尝尝这道炝藕条,师父认真夸赞过的。”

        路语听闻,又多夹了几筷子,这藕也确实好吃,酸酸甜甜十分开胃。很快桌上的菜就被一扫而空。

        这顿饭路语吃得畅快,心情大好。说要带含光去个特别的地方。就这样两人趁着月色用轻功登上了护国寺大佛的手心。站在大佛的手心之中,开封城一览无余。

        乞巧节将至,开封城中处处张灯结彩。望着下面通明的灯火,路语问含光:“七夕乞巧节那天我带你策马游遍这开封城可好?”

        好啊!当然好。乞巧也称七夕,原是女子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的日子。后来有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便也成为善男信女们期待的象征爱情的日子。真所谓有词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秦观)

        含光也想和路语策马同游,可是她不敢。她是龙雀堂家祠中那块牌位上的‘先少夫人’,也是漂泊无依的一个小小道姑……不管她是什么身份,她都没有办法和路语在一起。

        含光没有回答,解下手上的手串递给路语:“谢谢你送的发冠,我很喜欢。这手串我自幼戴在身上,就当作是回礼罢。”

        那是一串小叶紫檀,看样子已经有些年岁。本是少林的了寂大师送给含光的师父阳谷子的,阳谷子戴在含光手上,让含光遇到困难解决不了了,携着手串上少林即可。

        个中缘由路语不知,只当是含光答应同游开封的信物,心情大好,接过手串郑重地戴在手上。自戴上后,这串小叶紫檀就再没有离开过路语身边。

        可是含光却并不开心,见到路语的瞬间她就明白自己的心了。正是因为明白,也更加难过。如果能早些认识就好了。或者……如果没有从前那些事就好了……

        “含光,你看……”

        “……嗯?”含光回头看着路语。

        路语把右手放在胸前,紧握向上缓缓抬起直至伸直手臂,而后五指舒展掌心打开。

        “看什么?”含光疑惑问道。

        “我从心里给你放了一朵烟花呀。”路语一双桃花眼还是那么笑意盈盈,让人如沐春风。

        “噗呲。”含光忍不住笑出了声。

        路语看着含光,她五官立体分明,一双杏眼顾盼有神,眉间带着三分英气。在月光下更是迷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娥,她是遍尝人间五味,望岫息心的隐者。

        路语看得有些入迷,伸手想去捋含光被风吹散的发丝。

        手刚抬起来,一个声音搅扰了二人之间的气氛。

        只听下面有人喊:“公子,将军请公子回府。”


  (https://www.23xsww.net/book/45173/45173610/31872907.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