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公主躺平失败 > 第25章 九娘

第25章 九娘


且说今年刚开朝,众人才开始公干,往日蜷缩在翰林院,几乎不怎么出头的王硕就在朝会上干了桩大买卖,参了驸马都尉杨玠一本。

        众人神色各异,高座上的赵衡颇有兴致,并不阻拦反而带着些难以琢磨的微笑,颔首点头。

        王翰林不愧是庆和十五年一甲中最好看的,滔滔不绝,言辞犀利,将驸马都尉说得是一文不值,无颜再在御前效力,偏生一张脸看起来如沐春风,有几分传道受业的味道。

        王硕身旁的几位官员朝他看来,前方的武将朝他看来,末了,一向在朝上稳坐,不问世事的吕太师也朝他看来。吕太师看了一眼便转过头去,理了理衣裳,好似觉得坐得不太安稳。

        驸马都尉,要家世没家世,要朋党没朋党,眼见快要不行,身为长官的殿前司指挥使出言为其说话。

        赵衡瞧了瞧王硕,又瞧了瞧指挥使,心道,这王硕不行,文人气息重了些,参一本算个什么事,还将这事儿闹得满城风雨。不得不承认,还是高看了他,半分没有当年先帝的气度,自己终究还是看走眼了。

        如此,只能找机会自己来了。

        如何被人议论,杨玠全程听在耳中,却是半分辩解不得。因着一如往日,他同万里一道,在大殿之外护卫着。相对而立的万里此番主动眼神询问:何时得罪王翰林了?

        杨玠:还用得罪!天生的敌人。

        如此敷衍,一点没有往昔调戏自己的模样,见状,万里也不好再问。

        待散朝,杨玠王硕二人,大庭广众之下在殿门口相视片刻。这场颇为平静的相视却让人读出了火花的味道。如此,这场前朝争斗,在坊间夹杂上绯闻轶事,转瞬之间传遍犄角旮旯。

        午后,皇后照旧在柔仪殿窗户前看书,一身厚实华服,婢女无一,身侧仅有一火炉劈啪作响。同去年翠微拜谢之日没什么不同,连脸庞神态也一如往日,好似时光格外眷顾,并未留下甚痕迹。

        突然,婉新郡君从外头慌张进来,说道方才朝会的新热闹。

        皇后听罢,手持书卷纹丝未动,半晌放下来,倦怠中夹杂着后悔说道:“婉新,都快要避开了,都如此地努力了,为何还是这般?”

        婉新又能说些什么呢,只能上前无力安慰。

        “无事,这都是我的错。要是当年没有同太子定亲,没有想要保住这位置该有多好!”往事不可追,如今能做的只有弥补。可那人是她的夫君,更是天下之主。这弥补又能如何。

        当年吕太师还不是太师,刚领了御史中丞的差,在一众六部官员中,算不得出众。不知为何入了先帝的眼,将堪堪五岁的吕九娘定为太子妃。遥想当年,她也幻想过嫁入东宫后的琴瑟和鸣,原本一切都好好的,偏生没两年,先帝就爱上了宋贵妃。

        爱得那样热烈,那样不管不顾,甚至连君王的颜面也不要了。或许即成君王者,本也没什么脸面可说,不过都是些应付朝臣,应付天下人的把戏罢了。

        先帝中年任性,朝臣劝阻不得,是以对皇朝还抱有幻想之人将希望寄托在了陛下身上。当时还是太子的陛下治国很是有天分,多番受到众人称赞。唯一值得担忧的,就是他能撑到几时。大夏两百余年,从东宫成功走到垂拱殿的太子,可是没有几个人的,更何况还有时不时犯个毛病的先帝。

        好在,在前朝无数人的的拥护之下,陛下顺利登基,一切都朝着光明灿烂行去。

        可只有她吕九娘,这个陪伴陛下最多的人知晓,陛下已经不是当年人人称颂的太子了,是一头恶毒的狼,还是掌权了的饿狼。

        “婉新,你说陛下现在可开心?”

        婉新见怪不怪,柔仪殿中这般光明正大议论今上的时日多了去了,颇为淡定说道:“姑娘,想来是不怎么开心的。”

        每当这个时候,婉新总是称呼皇后为姑娘,一切如同还未出阁之时,皇后也不纠正,倒很享受这种难得的自由。

        “是啊,定然不会开心。他赵衡想看热闹,偏生王翰林转头就让天下人看了热闹。眼下定在感叹王翰林没先帝的气度,连争个女子也不会,忒没有手段了些。”

        在陛下眼中,现下的王翰林就该如先帝一般狠辣,看上的女子,不论嫁没嫁人,不论夫家还在不在,都要夺了来,成为自己的。

        说罢,皇后嘲讽笑笑。

        “娘娘,驸马家世寒微,可要出手?”

        “杨驸马没什么本事?!婉新你何时也害了眼瞎的毛病,可是忘了那日顾内侍的话了。不说这个,单说他能在知晓这些厉害之下,仍旧敢在陛下跟前应下这桩亲事,也该知道,这不是个甚也没有的内卫。”

        这京城啊,卧虎藏龙得厉害。

        “那,娘娘这是不管这事,由得他们去?”

        “婉新今儿是怎的,让你去公主府送了趟礼,就把自己的心送出去了,这般关心永庆?”

        婉新急急辩解,“姑娘明知奴婢不是这个意思,还来笑话我。”

        “好了,不说了,就顺了你的意,咱么也管管这事。让人给祖父传话,就说我一日是吕九娘,就一辈子是吕九娘。”

        皇后虽满不在意地笑着说道,可婉新却是突然上前两步,慎重异常问道:“姑娘可是真的决定了?”

        皇后不答,转而起身看着窗外,院中一棵松柏,冬日便立在风雪中,夏日便立在烈阳中,任他是朔朔北风还是柔和春风,都是那般模样,不曾更改。

        她吕九娘糊涂了半辈子,不想再糊涂了。

        “去吧!此番出去,在宫外多看看再回来,往后怕是没有这样的好日子了。去看看祖父,阿爹阿娘,几位兄长……再有驾车的老苍,管家庞叔……”,说道此处声音有些颤抖,“罢了,去吧。”

        后冠是个累赘,后族也是个累赘。

        婉新在身后瞧着皇后略显沧桑的背影,耳中听着她说着太师府中的众人,不禁红了眼眶。想说些劝慰的话来,可是如何也说不出口,姑娘为太子妃,为皇后的这二十来年里,劝慰终究只是劝慰罢了。一点丁儿用也没有。

        婉新对着皇后的背影拜了三拜,一言不发快步出门。再不走,她怕,怕见着姑娘伤心。

        这样的日子,再也不要有了。

        婉新也不耽误,第二日还未到午时,便出现在吕太师书房中。

        书房简朴,同吕太师还是御史中丞时没什么两样,百宝架上还放着姑娘小时候做的泥人。主位上的吕太师白发苍颜,脸上沟壑纵横,略有些佝偻,一双眼雾蒙蒙似是已不能看清眼前人。

        婉新虽进宫后回过几次,可都是早以前的事了,吕太师如今这般模样,婉新诸多言语,卡在喉咙中,干涩异常,不上不下。

        吕太师抚了抚银髯,精确无比端起眼前的茶盏,抿了一口,问道:“可是婉新?”

        婉新憋了好些时日的泪水,在这一声久违的婉新中,漱漱而下,如江河决堤。

        “太师……太师,姑娘……”

        话未说完,已经泣不成声,吕太师不紧不慢接过话茬,“可是九娘让你回来的。”

        婉新点头。

        吕太师心中已有了眉目,见着婉新仍旧在哭泣,朝外间喊来一老仆。片刻功夫领着两个婢女回来,帮着婉新顺了顺气,又洗了脸重新梳妆。

        待婉新整装完毕,再进到书房就被眼前的阵势吓了一跳,揉了揉眼睛,方才确定这是真的。陡然见着这多许久未见的人,婉新从主位上的吕太师,挨个看过去,下首是吕大老爷,吕二老爷,再往下,便是大爷,二爷,三爷,四爷,八爷,屏风前站着的,则是一众小辈诸位公子,这是除了外放的四爷、六爷和七爷,都来了。

        婉新上前拜见,而后在一侧站定。

        吕太师:“想来都让你们来了,可是有何话要说,赶紧的,婉新回宫的时辰可不能耽误。”

        诸位爷:可不能让小妹在宫中无人照看。

        八爷:“小妹这些时日可还好?”

        二爷瞥了一眼,颇为嫌弃,“这个夯货,小妹好了,婉新还能如此!你脑子坏掉了,赶紧辞官得了,省的祸害治下百姓。”

        大爷朝二人看去,二爷和八爷左右看看,安静下来。

        三爷:“窈娘前些时日得了个上好的物件,想着小妹应当喜欢,过些时日就派人送进宫去。”

        几位爷纷纷说道自己寻摸了什么好玩意儿,或者是自家媳妇寻摸了什么好玩意儿,就等着给小妹送去呢。

        终于,眼看主位上的太师茶都不喝了,自家阿爹和二叔也是频频抿嘴嫌弃,大爷赶紧插话:“小南巷的事,小妹可是知道了。”

        齐刷刷不知多少双眼睛朝婉新看来,顿觉如芒在背,浑身不适,陪着娘娘在封后大典上也没有这般万丈光芒过。

        八爷急了,“你倒是说话啊。”

        婉新点头。

        八爷更急了,“先帝不行,当今也是这样,祖父,这大夏朝可还有明日?”

        吕太师手中的茶盏嗖地飞过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八爷脚下,一瞬间,安静如鸡,无人再敢言语。

        吕太师:“既如此,九娘可是有话说?”

        婉新跪地而言,“姑娘说,她一日是吕九娘,便一辈子都是吕九娘。”

        此话一出,书房内更加安静了。若说方才是碍于吕太师威严之下的安静,现下便是发自内心的安静,众人不言语,不动作,连衣裳也不动。

        婉新深知这话的力量,跪在地上也是一动不动。

        许久,吕太师出言,“九娘虽贵为皇后,可我吕家从不以功名利禄为先,生而为人,该当顶天立地,男子如此,女子也当如此。九娘先前犯了错,可她如此想明白了,愿意改正。我吕家作为九娘娘家,自当给她一个安稳的后方。传族长之令,自今日起,凡我辈族人,有胆敢出言不逊,惹是生非,仗势欺人者,定将严惩不贷;再有,胆敢危害百姓,诬陷上峰,鱼肉乡里者,除族。”

        坐定的大老爷和二老爷,几个爷纷纷起身,连同身后的小辈一道,朝吕太师拱手,无声的保证着:此一生,生为吕家人,自该守住吕氏风骨。

        跪地的婉新浑身瘫软,无力起身,只能继续跪在地上,任凭泪水滑落,没入青砖,于黑暗中消失不见。

        烽烟将起,她该回去姑娘身边了。


  (https://www.23xsww.net/book/26673/26673328/30056874.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