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宋说书人 > 第263章 皇帝的仁义等于万民的利益

第263章 皇帝的仁义等于万民的利益


“作为皇室,承受的必须比别人要沉重很多。 ap;   ”

        “想知道,几百年后的大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吗?”

        陈进才看到赵佶如此反应之后,说出上面这一番话来。

        他让朱仝过去,再次把平板电脑给拿过来。

        调出一个资料片,这是对明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灭亡的调查报告。

        也是对,明末以来所生的事一直到清兵入关这段时间的总结与报告。

        “明朝末年,由于气候达到了小冰河时期的巅峰。

        导致西北荒年,连年粮食歉收,饿殍遍地,赤地千里导致流民四起!

        朝廷太穷,国库里居然拨不出银钱来购粮赈灾。

        导致天下叛军越剿越是壮大,其中以李自成,张献忠,曹操等匪势力最大,李自成更是最后把明朝灭亡了的强悍人物。

        把他的出身,只不过是一个驿站的,驿丞。

        在那个时候,因为朝廷没有钱去,抚恤灾民,导致叛军的兵力,随处都可以补充。

        甚至是有一次打到匪李自成只剩下二十余骑跑到山里,却转眼间就让他再次拉起几十万兵从头再来!”

        “为了赈灾,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都已经求到朝臣的跟前。

        想要富裕的朝中大臣们,还有那些富商们捐一点,换来的却是大臣们和富商们的无动于衷。

        就连国丈,崇祯皇帝的老丈人,让他捐点的时候,他哭穷,心疼得要死的,捐5ooo两。

        而朝中大臣,更是一个比一个哭穷哭的厉害。 ap;   

        然而这些人家中个个富得流油,崇祯皇帝只是让朝中大臣合起来捐个1oo万,用来赈济西北的灾民。

        结果一个个都说没有,到最后等到造反的叛军打到大明的京城时,那些当官的一个个开了城门将那些叛军迎进城去。

        然而那些把叛军迎进城的大臣们,并没有什么好下场!

        他们大多数都被李自成关押起来,该砍头砍头,该抄家抄家。

        最后,在整个京城抄出了七千万两白银!

        在李自成攻破了大明朝的京城之后,崇祯皇帝在后山的歪脖子树上上吊自尽,陪着他一起死的只有身边忠心耿耿的大太监王承恩!

        可以说大明朝并没有亡于外敌之手,而是亡于叛军之手!”

        对的,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平板电脑的投影。

        一幕一幕的介绍的名目的一件件事,陈进才担心他们看不明白,就在一旁朗声,介绍这段影像是什么回事儿!

        从李自成起兵,到他被围剿过几次,还是让他逃脱,死灰复燃最后卷土重来。

        从张献忠以人为军粮,最后进入蜀地,建立大西朝。

        还说李自成攻破河南州县之后,将几个王爷放到锅里炖了分肉吃。

        “李自成得天下,并不是他有多厉害,多英明神武。

        其实跟着他造反的都是泥腿子,都是没有饭吃了的泥腿子!

        当时跟他造反的文人也就两三个,也正是这两三个文人,其中一个叫李岩的,造了一歌谣。

        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ap;?    ?

        就凭着这歌谣,闯王李自成才,聚起来几百万乱民,灭了大明朝!”

        一声惊讶的叫声响起,是蔡京在惊叫,他不敢置信地问道:“不纳粮?朝庭以何来运作,用何物给百官放俸禄,用何物给军士晌?

        此等朝廷绝对不可长久。”

        陈进才点了点头,没错啊,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朝本来就不长久。

        从他说,或者说从他们造出那一歌摇开始,他们建立的王朝注定不可长久。

        “不纳粮!当然,不可长久!给他出谋划策的那几个文人,不过是一些不得志的文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大本事。

        给起了那么个主意,还是一个有后患的主意!

        再加上李自成本来读书少,没什么见地,所以看的目光不远,一攻进了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之后就已经得意忘形。

        贪恋美色,姿意享乐,忘了,京城虽然落到他手里,不过还有很多地方,他还没有完全控制。

        然而进了京城之后他没有约束军纪,本来就是一伙贼兵,感觉天下大定之后该享福了,所以军心大散。

        等到一个大名的边将,大汉奸吴三桂突然放开边关,跟异族人借兵也是后世的女真人借兵,攻向在京城享乐的李自成。

        没有军心的李自成所部被打得大败,女真人也趁机进了中原,占了中原的花花江山!

        大明的皇族姓朱的,只要被查出来,基本上被杀个精光。

        这就是皇族血脉在王朝灭亡的时候,受到的劫难。”

        陈进才说到这里,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自家的老丈人赵佶:“大宋的也一样,大宋亡后,赵家皇族的血脉,也所剩无几。”

        听到陈进才的这句话,赵佶的脸色非常难看。

        “三国时,曾孙权得曹操要东来之消息,与账下众将,众臣相议,要怎么个应对法。

        在场的大将与臣工们,皆劝孙权,曹操势大,挡其如螳臂挡车也,不如迎之。

        在场诸公那是说的慷慨激昂,然,只有一个人不说话,那就是鲁肃。

        当时记载是怎么记载的。

        趁孙权起更衣,鲁肃追到宇下叫住他。孙权是何许人也,真会不知其意,颇为感动,执鲁肃手问:卿欲何言

        鲁肃答曰:我今天看众人之意,说的都很有道理,但若摊到主公身上,就很没有道理了!

        是以可以看出,诸公私心太重,不足以图大事,还望主公明了。

        鲁肃可迎曹操,外面诸公皆可迎曹操,但主公不可。

        何以故

        若肃迎操,操当将肃归于乡党之列。

        依肃之名位,就算到了曹操帐下,起码一个下曹从事是跑不了的。

        到时还可以坐着牛车,带着从人,与文人墨客之间交游拜访,到最后,起码最差也能主一州一郡之地。

        可主公归降了曹操,又有什么好处呢?他又该怎么安排你呢?

        还是早点谋划为妙,别听诸公忽悠!”

        陈进才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一下,再次看着自己老丈人说:“所以皇帝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认清楚自己的位置。

        大臣们换一个朝代他也许还仍然富贵,他的家族也许还能仍然昌盛。

        但皇族不同,每换一个朝代被清洗的,肯定是皇族。

        一个皇帝,能做稳自己皇位的根基就是百姓,而不是百官。

        江山永固,是帝皇家的利益是皇族的利益,却未必是百官的利益!

        想要江山永固,就必须要百姓民心所向。

        想要百姓的民心都向着你,必须要让百姓都得到好处都得到益处,让他们吃得饱穿的暖。

        感觉在你得领导下,在你这个皇帝的统治下,能活的开心快乐,有吃有住。

        这样如果有人造反,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百姓。

        因为如果你做到这一点,你代表的就是百姓的利益。

        记住,百姓的利益就是帝王的利益。

        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就别怪百姓抛弃你!

        甚至有可能,再次会出现大明朝那时候的事儿,一个国家就让文官集团给生生了弄灭亡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明朝的朝廷,之所以这么穷。

        是因为,文官们都不支持收商税,顺着有功名的不收税。

        文官们因为家里或多或少,都做着生意做着买卖,都不想让朝廷在自己口袋里搂钱。

        所以朝廷很穷,文官们很富有,商人很富有,农民们却很穷!

        于是大乱就开始了!这就是大明朝灭亡的原因。

        就是文官太强势了,强势到皇帝管不了他们!

        记住,任何时候,皇帝都要站在百姓这一边,只要百姓生活好了,就没人能造你反。

        而百官可以换,随时都可以换,天下读书人那么多,你随时可以换一个听话的。

        但是任何时候你都要保持自己是站在百姓这一边,这就是一个帝王的仁义。

        ”

        除夕夜啦!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健健康康。

        还有多订阅,多打赏,谢谢啦。


  (https://www.23xsww.net/book/16/16174/1116935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xsw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23xsww.net